弓形虫病

一种刚地弓形虫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性疾病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性疾病。[1]“弓”形的意思,取意于弓形虫速殖子在细胞外时的形态,种名源自北非刚地梳趾鼠Ctenodactylus gundii),弓形虫是最早从这种鼠体内分离的。[7]弓形虫病分布遍及全球,动物和人的感染均极普遍。中国弓形虫在家畜中流行很普遍,以猫为最高;发展中国家约2.5亿人感染,但多数为隐性感染或原虫携带状态。[4]
弓形虫病多为隐性感染,可以侵犯多种脏器,表现为全身性疾病,由于侵犯的脏器和机体反应的差异,[1]临床表现复杂,[4]易误诊,主要侵犯眼、脑、淋巴结、心、肝等器官。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直接影响胎儿发育,导致流产、死产和先天性畸形。弓形虫病也是艾滋病患者的重要合并症之一。弓形虫病患者可以通过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以及血常规和脑脊液等检查辅助诊断[1]。当患者有视网膜脉络膜炎脑积水、头小畸形、眼球过小或脑钙化者,应考虑该病的可能,确诊则必须找到病原体血清学试验阳性。[4]
弓形虫病根据患者情况可进行抗虫治疗、支持治疗,常用的抗虫药物有乙胺嘧啶、磺胺[][dìng]阿奇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克林霉素等。弓形虫病的预后取决于宿主的免疫功能状态以及受累的器官。免疫功能低下者患弓形虫病易发生全身播散,有相当高的病死率。[4]弓形虫病的预防在于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不吃生或半生的肉、蛋和奶制品。孕妇应避免与猫、猫粪和放养动物的生肉接触等。[8]

命名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性疾病。[1]刚地弓形虫属名源自希腊单词“Toxon”,“弓”形的意思,取意于弓形虫速殖子在细胞外时的形态,种名源自北非刚地梳趾鼠(Ctenodactylus gundii),弓形虫是最早从这种鼠体内分离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