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朝从信录-快懂百科
《两朝从信录》是明代沈国元所撰写的史料,共三十五卷,崇祯年间刻本。该书记录了从泰昌元年庚申(公元1620年)至天启七 年丁卯(公元1627年)的历史事件,以年月时间为纲要,依照年月排列史事材料,注重据实反映。内容主要是泰昌、天启年间的邸钞公奏,作者对这些公奏或者全文照抄,或者酌情摘录,并且只叙述文录而不作丝毫创作,因此命名为“从信录”。 两朝从信录
明代沈国元撰写,共三十五卷,崇祯年间刻本。
沈国元,字仲飞,后改名为沈常,字存仲。秀水人,明代诸生。著作除《两朝从信录》之外,还有《皇明从信录》、《流寇陷巢记》、《甲申大事记》等。《两朝从信录》是一部记载明朝泰昌、天启两朝史事的著作。它是为续《皇明从信录》而作。沈国元所学专好搜集史料、编纂[zuǎn]史书,他曾经试图将《皇明通纪》、《皇明续纪》合二为一,并辑补万历朝事,从而形成《皇明从信录》一书四十卷。后来,再把泰昌、天启两朝的史事,著书为《两朝从信录》。 《两朝从信录》记载史事起于泰昌元年庚申(公元1620年),终于天启七年丁卯(公元1627年)。全书以年月时间为纲要,依照年月排列史事材料,注重据实反映。其内容主要是泰昌、天启年间的邸钞公奏。因为作者对这些邸钞公奏或者全文照抄,或者酌情摘录,并且只叙述文录而不作丝毫创作,所以这部著作命名为“从信录”。虽然行文之中无作者创新之意,但却还保存了不少的原始资料。有这样一个传说,顺治初年,明朝攀附权贵、谄媚宦官魏忠贤的大学士冯铨屈节效命于清廷,再次被招入内阁,因为看到珍藏于皇史■的《熹宗实录》中有不少“诋毁”自己的文字,遂将此书加以销毁。后来的论史者获得这段史实以及熹宗执政时期的史实材料,还很多地借鉴了《两朝从信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