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屯镇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下辖镇
新屯镇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县中部,距县城10公里,地处东经106.6度,北纬25.15度,境内六条河流六[liáng]山脉,两库一高还有凉丁清泉。于1992年由新屯、纳坝、羊玉三个小乡合并而成。南面、西北面、北面分别与复兴镇、石屯镇、打易镇接壤,东北、东面、东南面分别与郊纳乡乐旺镇、大观乡毗邻。国土面积181.23平方公里,辖15个村138组,178个自然寨,6812户,总人口31849人,农业人口31672人,非业人口177人,居住着汉、布依、苗等五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065人,占总人口的6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2‰。2010年末,全镇粮食总产量12500吨,国民生产总值1.2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9000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087.8万元,人均占有粮39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635元。[1]

历史沿革

有一个地处在冈堡,方圆约0.2平方公里。屯堡三面悬崖,堡上有一口天然池塘,传说有一头白毛老牛经常出入在芦苇池塘忠戏水作乐,悬崖周围参天古树挺拔,唯有一条长满荆棘的羊肠崎岖小道通往外界,屯堡前面有纳坝河,纳过汇集,后面有甘河,河水清幽碧绿,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地势险要。
康熙年代,王昭勇将军的父亲看中了这块易守难攻的宝地,决定从平绕老屯堡迁驻此地,命名——新屯。王锡爵(王昭勇)号召军民在屯报上开垦良田并从纳坝河修一条长5公里的长渠道引水灌溉和人畜饮水,组织各地方民众从册亨县罗凡人工传递瓦片到新屯修建九重堂,自称新屯府。
新屯原属贞丰县下江一甲,1932年称新屯片,隶属贞丰县第九区,1937年至1939年隶属第六片区(即王母区),1940年望谟县,新屯为直属联堡,1942年1月,新屯直属联堡改建称纳坝乡,1943年2月纳坝乡公所迁驻新屯(任称纳坝乡)。1951年5月4日解放望谟,同年6月建立中共二区工作委员会,第二区所亦驻新屯,1953年10月,原称纳坝乡改为新屯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