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埙-抖音百科
人物生平
经营三十余年,在平桥创造了一个很大的地主庄园。
潘氏虽是故旧人家,但至潘埙已不富裕,罢官回乡后,无甚田产,生活有一定困难。官府知道后,即以修坊表等名目,给予一部分生活费用。潘埙则用来买田置产。田有了出产,积累起来再买田。不久,即在平桥东南部今九洞地方,置得田产360亩。以后又陆续添置520亩,加上近处情愿归他一并治理的400亩,还有一些“不能取盈”的口号田,共得“水田千亩以下,旱田五百亩以下。凡为场者三,佃十有二,水车十有四,牛二十有一(佃户牛不计)”由潘一人“督勤之。”潘埙住在城里,经常下乡观稼督耕,有时即在乡下住上一段时间。于是,他即将整个田亩称之为“平庄”。在平庄内开有一条东西沟,沟北者为“北庄”,他下乡时的督耕之所就在这里,有宝穑堂、观稼轩。沟之南者为“南庄”,有他自己选定的归老葬处“乐丘”,有明堂、冢舍。在两庄东端,跨沟而方者为东庄。田滨运河,引运水入庄而灌,“三桥联络,两沟通行,于是乎有观流泉之利。” 潘埙的庄园在淮安有示范作用。当时淮安艰于水利,农户不肯搞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望天收。荒年无法,只好卖田而流亡异乡。潘之庄园,开沟通水,设置场地,买牛置车,农事大兴,丰收有所保障。于是就有不少人向他学习这一套经营方式,“缙[jìn]绅家求田,寒畯[jùn]家买牛,货殖家学稼,而山阳农事兴焉。”至今,九洞一带仍为沃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