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禾柄锈菌-抖音百科
禾柄锈菌是一种真菌,其性孢子器生长在植物叶子上方,聚集在一起。这种真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秆锈病是由锈菌引起的疾病,主要侵害谷类作物,如小麦、大麦和黑麦等。其中,小麦的秆锈病由名为“Ug99”的变种秆锈菌引起,这种病菌在非洲、亚洲和中东地区广泛传播,引起了严重的饥荒和内乱,对全球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已经培育出对秆锈病具有抗性的小麦品种,并且还开发出了有效的杀菌剂。然而,1999年发现了一种新的致病菌株TTKSK,对目前大多数小麦品种都没有抵抗力。这种病菌在非洲、亚洲和中东地区引起了大规模的疫情,对全球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2016年,另一种致病菌株TTTTF在西西里爆发,表明这种疾病正在重新进入欧洲。综合基因组分析、植物病理学和气候数据,预示着秆锈病可能会重新出现在英国。 形态特征
性孢子器生于叶上面,聚生,蜜黄色;春孢子器生于叶下面或果实上,杯状或短柱状,单生或聚生;春孢子近球形或椭圆形,16-23×15-19μ m,侧壁 1-1.5μm厚,顶部 5-9μm厚,无色,有细疣。 夏孢子堆常生于叶鞘和秆上,也生于叶两面,裸露,肉桂褐色,粉状;夏孢子长卵形或椭圆形,21-40×13-23μm,壁1.5-2μm厚,顶部常略增厚,有刺,淡黄色至金褐色,芽孔 4或5个,腰生。 冬孢子堆与夏孢子堆相同,黑褐色,条状,达10mm长,裸露,垫状;冬孢子矩圆-椭圆形或棍棒形,38-60×18-25μm,顶端圆或锥形,基部较窄,隔膜处稍缢缩,侧壁1.5μm 厚,顶部5-13μm厚,栗褐色,光滑,上细胞芽孔顶生,下细胞芽孔近隔膜;柄黄褐色,略与孢子 等长,不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