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沆(1209年-1257年),高丽王朝武臣政权领袖,崔氏家族第三任独裁者。原名万全,本贯牛峰,是崔怡(崔瑀[yǔ])与妓女所生之庶次子。早年出家为僧,作恶多端,后被崔怡召还,立为接班人,1249年崔怡死后掌权,超授相位,官至中书令。任内继续执行对蒙古的抵抗政策。1257年死亡,谥号光正,追赠晋平公。 人物生平
早年浪荡
崔沆原名万全,是武臣政权首领崔瑀(崔怡)之庶子,为妓女出身的妾室瑞莲房所生。但据其墓 志铭记载,崔沆的外祖父是“生自相门”的大臣史洪纪,后人推测这是崔沆的冒认。
崔怡没有嫡子,只有瑞莲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崔万宗和崔万全。崔怡最初计划传位给自己的女婿金若先,因此把两个儿子送到修禅社(后来的松广社)的慧谌大师那里,剃度出家,成为禅师。后来崔万宗住在智异山的断俗寺,崔万全住在绫城县的双峰寺,此二子皆聚集无赖僧众,为害一方。他们囤积粮食,发放高利贷,从事各种经营活动,自己大发其财,百姓却遭了殃。他们的鞍马服饰都效仿蒙古人,互相称呼为那颜(官人)。他们还强奸妇女,擅用驿骑,欺压官吏,各州县都对他们十分畏惧,无可奈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