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奇金淋巴瘤(HL)是淋巴瘤的一种独特类型,为青年人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初发生于一组淋巴结,以颈部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常见,然后扩散到其他淋巴结,晚期可侵犯血管,累及脾、肝、骨髓和消化道等。[2][4] 1832年 ,英国伦敦医师托马斯·霍奇金通过尸体解剖,肉眼观察,在他的论文中对7例淋巴结和脾肿大的病例进行了描述,这是首次完整的描述霍奇金淋巴瘤。最初中国讲该病翻译为何杰金病,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行疾病命名的标准化,将何杰金病改为霍奇金病。[3]霍奇金淋巴瘤病因至今不明,约50%患者的RS细胞中可检出EB病毒基因组片段。已知具有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霍奇金淋巴瘤发病危险增加。[5]发病率表现出地区的差异,在欧美各国发病率高,为(1.6~3.4)/10万;在中国发病率较低,男性为(0~0.6)/10万,女性为(0.1~0.4)/10万。[5]发病年龄具有明显的双峰特点,第一个高峰发生在年轻人(15~35岁),第2个高峰出现在老年人(55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约2.6:1。[5] 霍奇金淋巴瘤的辅助检查有血液和骨髓检查、生化检查、彩超检查等,[7]诊断主要依靠淋巴结肿大的临床表现和组织活检结果。[8]截至2022年,该病的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理分型、预后分组、分期来进行治疗选择,综合治疗是治疗该病的发展方向,对中晚期单纯放疗疗效不理想,常以化疗为主,辅以放疗。复发性、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较多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9] 分型
2008年淋巴瘤WHO分类中霍奇金淋巴瘤分为2个基本类型,分别为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Nodular lymphocyte predominant Hodgkin lymphoma,NLPHL)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cH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