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花受精

闭花受精
闭花受精是指被子植物在花蕾期就进行自花受精的现象,这是一种极端的自交行为[1]。目前已知多达693种被子植物表现出这种特性,分布在228个属和50个科。

形态特征

闭花受精的植物在花蕾期即已完成受精作用,花粉直接在花粉囊内萌发,花粉管穿过花粉囊壁到达柱头,从而实现受精。此类植物的花朵通常不会开放,被称为闭花受精花(cleistogamous flower)。常见的闭花受精植物包括白花酢浆草(Oxalis acetosella)、东北堇菜(Viola mandshurica)和宝盖草(Lamium amplexicaule)等。

分类

闭花受精可分为三类:1)两型闭花受精(dimorphic cleistogamy)——原芽已预先决定发育成开花受精花或闭花受精花;2)完全闭花受精(complete cleistogamy)——所有芽都发育成完全闭花受精花;3)诱导闭花受精(induced cleistogamy)——无固定发育轨迹,只有环境阻碍花的机械张开时,才会发育成闭花受精花。其中,两型闭花受精较为常见,如凤仙花属(Impatiens)和堇菜属(Viola)的一些植物在同一植株上同时或交替出现这两种类型的花。完全闭花受精主要在某些兰科植物中观察到,但通常是在人工环境中,需要更多自然环境下的样本验证。诱导闭花受精的情况中,不良环境条件如干旱、低温等会促进闭花受精花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