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桂英

中国晋剧表演艺术家
白桂英(1933年2月生于山西榆次演武村)是一位著名的晋剧表演艺术家,也是一级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她早年学艺,先攻小生后改唱须生,上世纪60年代初拜丁果仙为师,凭着自己良好的艺术天赋,唱、念、做、表全面发展。她的声音清脆悦耳,表演自然大方,追求唱腔的韵味,塑造人物丰满,无论在传统戏、新编戏、还是现代戏中成功塑造了众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舞台形象。白桂英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戏剧家协会第四届理事。她的演出剧目《丛台》、《少华山》获得了1958年山西省戏剧调演一等奖,《齐王拉马》获得了1984年山西省戏剧调演二等奖

早年经历

白桂英早年学艺,先攻小生后改唱须生,上世纪60年代初拜丁果仙为师,凭着自己良好的艺术天赋,唱、念、做、表全面发展。她声音清脆悦耳,表演自然大方,追求唱腔的韵味,塑造人物丰满,无论在传统戏、新编戏、还是现代戏中成功塑造了众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舞台形象。从吕布周瑜,从诸葛亮杨六郎,从宋士杰到张元秀,从双枪老太婆到李奶奶,白桂英都能表现得细腻传神,生动感人。
白桂英从艺50年来,走遍了山西的城市农村,把戏送到三晋大地的山庄窝铺,是一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须生名家。
在全国中老年艺术家汇演中,她捧回了一尊“牡丹大奖”,足见其晚年良好的艺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