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池,古齐名池,文献中多有记载。现在位置在临淄齐故城小城西,为渑(shéng)水、系水源头。
渑(shéng)水、系水,是古代齐都以西、以北两条重要的河流。渑水、系水同源,均出 自临淄齐故城小城西的申池。申池,古齐名池,文献中多有记载。公元前609年夏,齐懿公姜商人游于申池,被杀于竹林中;公元前555年,晋国伐齐,曾焚烧了申池之竹木。 基本介绍
申池水沿城顺流北去,经齐都镇长胡同村东,过督府巷,至东、西石桥村。两村之间原有修于明代以前的石桥。水流往北,至邵家圈村。经考古发现,这里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出土过大量战国时期建筑遗址和齐瓦当等珍贵文物。1946年在河中曾挖得石碑一方,上勒刻有“稷下”二字,字体正楷双钩阴刻,与明万历年间镌刻的“齐相晏平仲之墓”碑风格相似。水流继续往北,进入凤凰镇王青村境内。考古工作者在此发掘清理出故城排水道口一处。排水道分三层,以巨石垒砌,内可以排水,对外可以御敌,具有宝贵的科学价值和军事价值,备受专家学者和中外游客的赞赏。 申池以北此段地域,自古享有盛名。齐景公说“有酒如渑”、易牙“能辨淄渑”、田单“骋于淄渑之间”;《水经注》载“水次有故封处,所谓齐之稷下也”,均指申池以北一带。此地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是负有盛名的风景区,还是“百家争鸣”闻名于世的稷下学宫的所在地。明代修筑临淄县城时,在北门上镶嵌了“渑池衿带”的门楣石刻,就是鉴于此地域秀美的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