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城

大型社区或居民点的统称
“睡城”(Commuter towns or Domitory towns),也称为“卧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1]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由于缺乏成熟如衣食住行、商业休闲、教育娱乐等区域功能的城市配套,人口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者乘车往市中心赶着上班。在中国的北京通州天通苑回龙观望京等地区皆被称为“睡城”。[2]
第一代卫星城就是睡城,二代卫星城是在第一代卫星城的睡城的基础上,进行基础的设施,各种配套的建设,[3]第三代就是引进一些产业,让它有一定的支柱的平衡。第四代的卫星城就是现在西方一些新设计的最新的卫星城,所谓叫新都市主义,或者叫新区域主义的卫星城。它们基本上都是摆脱了中心城市控制的具有单独的城市功能的这样的新城。[4]
但是也有另类睡城,有的中小城市将其生产功能外迁至周边的开发区,而在中心城区大力兴建居住社区,进而形成另类睡城。[5]即中心城区为居住区,周边地区为生产区。居民晚上回城睡觉,白天出城上班。这种睡城的形成是房地产过热投机盛行的产物。在这种形势下,生产企业外迁可以获得土地差收入,而在中心城区购房者则因期望中心城区的房产升值潜力大而纷纷购买,进而导致了这类睡城的形成。山东德州市德城区即已成为这种睡城

分布区域

尽管北京的卫星城规划早已有之,但却一向发展缓慢。比较成功的卫 星城也就北京东边的通州、河北三河的燕郊以及北边的天通苑回龙观。不过,这几个卫星城的成功是建立在房地产的开发和炒作之上,并非一种健康意义的卫星城,因而成为“睡城”,而“睡城”大都在五环甚至六环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