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驿乡

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下辖乡
渡口驿乡位于河北清河县城东15公里处,东靠卫运河与山东夏津隔河相望,南与油坊镇搭界,西邻双城集乡,北与连庄镇故城县要庄乡接壤。辖9个行政村,有2380户,1000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5人。

建制沿革

渡口驿是一块“宝地”。隋代皇帝造就了大运河,大运河造就了渡口驿。渡口驿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会成为一块“宝地”。历史上,她曾迎送过诸多沿运河南巡北归的皇帝;昔日,她一度是运河岸边“古渡夕阳迎千帆”的胜境;将来,她必定会成为鲁西北大地“长桥碧波两相宜”的一颗“明珠”。1958年属运河公社,1961年建立渡口驿公社,1984年改乡,处地平坦,面积18.6平方公里,耕地18498亩,其中水浇地16071亩,果园占地684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花生、棉花等。1949年前粮食亩产不足50公斤,1989年达398公斤。渡口驿村因紧傍运河水驿而得名。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前,属孝北乡,后又属“敏”字团,宣统二年属廉[quán]乡。民国时属第二区第十里。1945年9月属第六区,1950年4月属第四区。1956年11月改属夏庄乡。1958年又改属郑保屯公社,1965年5月,改为渡口驿公社,1984年4月改称渡口驿乡。
渡口驿乡
渡口驿在明清时极为兴盛,漕运船只往来驿站。且官府于此地建有屯积漕米的仓[áo],以中转运往京师的漕粮。夏津古八景之一“卫河古渡”即指此地。明朝夏津知县薛正曾有诗作《卫河古渡》,写道:“卫河古渡界[shū]城,一派洪荒拱帝京。万里远通交广地,四时常带雾烟清。陆径南北依稀见,舟[]东西密迩横。漕运便民充国用,讴歌击壤乐升平”。明代大学士吴宽有诗名为《渡口阻风》:“黄河障天天半昏,炮头风急万马奔。何人去塞土囊口,天与河流一色浑。旷野麦苗才尺许,只见风来不见雨。雨师风伯不相能,彼苍高高奈何汝。”清代大文学家、兵部尚书王世祯也有诗作多首描写“运河”。其中一首说“前望渡口驿,行行转相隔,非关驿路移,应是侬心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