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花

仙人掌科量天尺属的植物
剑花,又称量天尺花、霸王花、昙花七星剑花、龙骨花、霸王鞭,是仙人掌科植物量天尺的花。剑花为多年生攀援草本,茎可延伸很长,约3~7m,绿色,肉质,粗壮,横径达12cm,借气根攀援灌木或乔木或旧墙上,具3棱,棱扁,边缘波状,老时略呈硬角质;叶退化,但留下小窝孔,距孔3~4cm处,生褐色小刺1~3枚;花侧生,长20~30cm,花径约10cm;花萼多数,裂片瓣状,披针形,外翻,黄绿色;无花瓣;雄蕊多数,乳白色;子房下位,花柱柱头多裂;浆果肉质,椭圆形,长7~10cm,成熟红色,肉质白色。剑花花期为夏、秋季;果期为秋、冬季。[2]
剑花,拉丁学名Hylocereus undatus(Haw.)Britton et Rose,主产于中国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夏、秋季采收,摘取花朵后,趁新鲜时从花柄向上顺切成二瓣,每瓣再纵切成不分离的3-4瓣,晒干或先蒸过后再晒干。剑花性甘,微寒,归肺经。药用功效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解毒消肿,主治肺热咳嗽肺痨瘰疬痄腮[3]

形态特征

攀援肉质灌木,长3-15米,具气根。分枝多数,延伸,具3角或棱,长0.2-0.5米,宽3-8(-12)厘米,棱常翅状,边缘波状或圆齿状,深绿色至淡蓝绿色,无毛,老枝边缘常胼胀状,淡褐色,骨质;小[]沿棱排列,相距3-5厘米,直径约2毫米;每小窠具1-3根开展的硬刺;刺锥形,长2-5(-10)毫米,灰褐色至黑色。
花漏斗状,长25-30厘米,直径15-25厘米,于夜间开放;花托及花托筒密被淡绿色或黄绿色鳞片,鳞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2-5厘米,宽0.7-1厘米;萼状花被片黄绿色,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0.3-0.7厘米,先端渐尖,有短尖头,边缘全缘,通常反曲;瓣状花被片白色,长圆状倒披针形,长12-15厘米,宽4-5.5厘米,先端急尖,具1芒尖,边缘全缘或啮蚀状,开展;花丝黄白色,长5-7.5厘米;花药长4.5-5毫米,淡黄色;花柱黄白色,长17.5-20厘米,直径6-7.5毫米;柱头20-24,线形,长3-3.3毫米,先端长渐尖,开展,黄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