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钟

由波导管等组成的高精度计时仪器
分子钟是指利用氨分子中的氮原子的振荡作为等时运动的高精度计时仪器。由高稳定的石英振荡器、倍频器、波导管、错误讯号别器、分频器和同步电动机等组成。每日误差不到万分之一秒。

分子钟简介

1962年,祖卡坎德尔(Zuckerkandl)和鲍林(Pauling)在对比了来源于不同生物系统的同一血红蛋白分子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之后,发现其中的氨基酸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以几乎一定的比例相互量换着,即氨基酸在单位时间以同样的速度进行置换。后来,许多学者对若干代表性蛋白质的分析,以及近年来又通过直接对比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证实了分子进化速度的恒定性大致成立,并由中立说在理论上奠定了基础。这便是“分子钟”名称的由来。
分子钟
分子钟的发现迈出了分子进化学发展中最早的一步,特别是提供了在分子水平分析生物系统进化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具有更重大的意义。费奇(Fitch)和马戈利来希(Margoriash)通过现存各种动植物和菌类这一广泛范围的生物种采集和提取来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排列顺序,首次再现了这些生物所表达的进化历程。利用这种分子对比而绘制的生物系统树,与以往依据化石绘制的系统树拓扑性质非常一致。沙里奇(Sarih)和威尔逊(Wilson)用分子钟研究灵长类进化问题,得出结论,否定了拉玛古猿是人类直接祖先,表明了人类的出现比原先人们一直相信的年代晚得多。这与古生物学的解释大相径庭。因此,长期以来古生物学家与分子进化学家一直争论激烈,直到最近才终于以大致符合分子钟研究结果的形式而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