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传染性呼吸道疾病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对不同年龄及性别的生猪均有易感性,且感染性较强,病猪和带菌猪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传染源,可经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后,往往会导致出现混合感染其他细菌,从而造成更为复杂的呼吸道综合征,对临床诊断和控制造成一定困难。[1]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潜伏期一般为1~2天,猪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发高烧、腹式呼吸、食欲不振或废绝和喘气严重、呈犬坐式蹲坐等症状;在急性发病期,病猪会出现突然死亡,嘴里有血沫流出,而慢性感染的猪则会持续喘气症状,生长缓慢、抵抗力下降等问题;病猪的呼吸道症状会持续数周,并可能伴有咳嗽、喘气、呼吸困难等症状,在发病后期,病猪会皮肤发红,并可能出现口鼻流出血色泡沫。[2]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属于巴氏杆菌科嗜血杆菌属,为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有荚膜和纤毛,无芽孢。截止2023年,已报道有15个血清型,不同的血清型对猪的毒力不同,主要血清型间无显著的交叉免疫,我国发现多种血清型,但以5、7型居多,该菌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干燥情况下易死亡,对常用的消毒剂敏感。[3]当猪场出现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时,要及时把病猪和健康猪隔离开,避免疫情扩散过快;之后给大群猪拌药,一方面治疗发病猪的病症,另一方面预防健康猪和潜伏期猪发病;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科学免疫接种和及时用药等措施,预防和治疗该病的发生。[2]

简介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infectious pleuropneumonia)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又称为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急性型呈现高死亡率。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世界性疾病,广泛分布于英国德国瑞士丹麦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瑞典波兰日本美国、中国等全世界所有养猪国家,给集约化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本病的流行呈上升趋势,被国际公认为危害现代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之一。我国于1987年首次发现本病,此后流行蔓延开来,危害日趋严重,成为猪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疫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