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杰民

中国男秦腔演员
赵杰民(1868—1938),原名维俊,字杰民,陕西富平人,庄里镇人,秦腔演员及教练。他以其深厚的秦腔艺术造诣和严格的教学方法,培养了众多秦腔演员,对秦腔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民国二十三年(1934)七月,他与[luò]秉华合唱的《五典坡》唱片由上海百代公司录制。民国二十七年(1938)在西安病逝,享年七十岁。

生平简介

民国元年(1912),受西安易俗社聘任教练。与陈雨农(德娃)、李云亭(麻子红)、呼延鑫(老甲子)、党甘亭(胎里红)等秦腔名角,荟萃一时,形成关中戏剧社中最强大的教练队伍。30余年中,招了13期学生,培养出600多名演员;不少人至今仍是西北各地的戏曲艺术骨干。他吸收外地的优长,采访观众的评论,聆听学生的体会,观察演员的特点,能拔高的尽量让其发挥,苗头不对的立时严加校正。月夜星晨,酷暑寒冬,旅途中,空袭下,不顾炮火连天,常常忍饥挨饿,严格执教。气极了骂,憋不住了拿板子打,完了,还是一字一句地教,一招一式地练。年年月月,日日夜夜,一个一个出台了,唱红了;新一班娃娃招进来了,又照样一板一眼,一拳一脚地教。就这样,他把毕生的心血精力,贡献给了他的几代学生、易俗社秦腔戏曲艺术事业。
“民国十八年年[jǐn],社里招了我们第九期学生娃,我从十岁进社门,一辈子没离开过这个院子。挨过赵先生的不少骂,不少板子,才得在今天的人民舞台上演到70岁,获得人民奖给我的无上荣誉。这,完全是赵先生的功劳。”这是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宋上华感激涕零的一段肺腑之言,也是赵杰民所有学生们的共同心声。

秦腔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