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平原

福建省四大平原之一
福州平原,福建省四大平原之一,东西长约36千米,南北宽约40千米,面积1440平方千米,城区平地高程约在3.5~4.5米[1]。 
福州平原主要分布在闽江下游地区,另在鳌江龙江下游以及山区盆地内也有较多的小片平原分布[2]。平原上还有许多以“屿”命名的小丘,高出平原仅数米,如:前屿、后屿、南屿、台屿等,结合甘蔗昙石山等地发现大量蛤蛎层和钻孔资料表明,福州平原在公元3000多年前是一大海湾,上述许多小山孤丘,都是海湾中的岛屿,以后随着海退和闽江的淤积逐渐形成现在的平原景观[1]。 

正文

福州平原系福建省四大平原之一,位于闽江下游地区,西起闽侯侯官,东至长乐永安长32公里,北起福州斗顶,南至闽侯大义,宽31公里,面积498.1平方公里,周围为山地环绕,状似菱形,呈北西-南东向展布,闽江东南台岛首尾分而合,斜贯中部,大樟溪、尚干溪、营前溪、新店溪分别自南、北注入闽江,构成稠密水网,福州平原是在断陷盆地基础上经过河、海长期互相作用形成的堆积平原,堆积层一般为30-40米,故福州平原属冲积-海积平原,其实质系丘陵性平原,分布不少孤山、残丘,其高度分为15米、35-45米、70-120米不等,吴山、仓前山、黄山高盖山,即使在福州城内还有十多座小山丘,民间流传"三山现三山藏,三山看不见"可见的于山乌山屏山、藏养山、冶山罗山闽山,看不见的指艺山、钟山和灵山,海拔不过几米十几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