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砦[zhài]遗址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刘寨镇新砦村西部,面积约100万平方米。该遗址主要遗存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早期。1979年赵芝荃首次发掘新砦遗址,随后在1999年、2000年和2002年至2005年10月进行了多次发掘。遗址已初步确定为一处设有外壕、城壕、内壕共三重防御设施,中心区建有大型城址。新砦遗址规模宏大,可能是一座早期都邑。有学者认为新砦可能是夏朝早期的都城,也有人认为它是历史记载中的“夏启之居”。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新砦遗址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砦遗址的文化面貌同二里头遗址相近,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六大都邑之一。 历史沿革
1979年3至4月、1999年、2000年对该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取得了“新砦期文化”确认的学术成果。
1999年,在后来确认属于内壕以内的台地发掘中,出土了一块“新砦期”的陶器盖残片。
2000年,新砦遗址内壕以内的“新砦期”地层中,发现了一件残长8厘米多、形似镰刀的铜片,类似鬶[guī]或盉[hé]类酒器的流部残片。经分析测试,这件铜器系红铜铸造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