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芳

江西籍红军战士
许瑞芳(1905~1934),曾用名许植芳,出生在江西崇仁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当时,社会黑暗,连年灾荒,小瑞芳跟着父亲流浪到福建永安贡川十八寨,全家居住在深山里,靠父亲采草药走家串户为百姓治病,家境渐渐好起来。几年后,父亲带他回到江西老家,把他送进学校。瑞芳从小立志发奋苦读,学好本领,为天下穷人谋幸福,后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4年冬牺牲在长征途中,年仅29岁.

人物生平

许瑞芳(1905~1934),曾用名许植芳,出生在江西崇仁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当时,社会黑暗,连年灾荒,小瑞芳跟着父亲流浪到福建永安贡川十八寨,全家居住在深山里,靠父亲采草药走家串户为百姓治病,家境渐渐好起来。几年后,父亲带他回到江西老家,把他送进学校。瑞芳从小立志发奋苦读,学好本领,为天下穷人谋幸福,19岁那年,许瑞芳考进江西第二师范学校。在进步老师的影响下,不久他便参加进步学生组织的许多活动。1926年,许瑞芳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走上革命道路,在江西临川县任县委书记。后率领农民武装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以后又随军南征广东。1928年2月到永安,经其父亲在永安的朋友邓锦发的介绍,被聘为永安县中学教员,[1]改名为许植民。[1]他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在校一面任教,一面进行革命活动,倡建“读书会”,[1]创作通俗易懂的诗歌,宣传进步思想,并在永安东门外黄竹洋、新桥二乡创办两所农民夜校,[1]是最早在永安传播革命火种的中共党员。[1]1929年冬投奔红军,在中央苏区工作。 1930年担任红四军第十师宣教科长。后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4年冬牺牲在长征途中,年仅29岁。有诗集手稿《小火星》。[1]

烈士诗作

许瑞芳烈士在组织农民运动时,曾写诗做宣传,如《农人的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