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齐文(H. A. Burgevine,1836年—1865年),[1]全名亨利·安德烈·白齐文,是一位法裔美国人,[2][3][4]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他在24岁时成为清廷外籍雇佣军“常胜军”的首领,[5]并在中国晚清战场上活跃。白齐文曾组织洋枪队参与镇压太平天国,[6][7][8]但后来叛变投奔太平军,帮助他们对抗清政府。然而,他最终被清廷拘捕于厦门,并在被押往苏州的途中被李鸿章下令溺杀,[9][10][11]时年29岁。 白齐文的行动经历了多次变化。在太平天国时期,他原本是清兵雇佣的常胜军第二任队长,但因为劫掠了四万银元而被李鸿章撤职。[12][13][14]随后,他投奔太平军,[15]但不久后又降清。尽管如此,他仍然怀有复仇之心,[16]两次试图偷渡回到中国参加太平军,但都被美国领事阻止。最终,他成功偷渡到厦门,并计划再次加入太平军,但却被清兵捕获。[17]最后,李鸿章下令将他溺死于浙江,[18][19]并声称这是一起意外事件。 白齐文因在太平天国期间为中国帝国取得的军事胜利而闻名。他的故事展示了晚清时期中国战场上外籍雇佣军的复杂角色和动荡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