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土液化

沙土液化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沙土,其性质可能发生明显的变化,致使它的表现具有类似液体的特征,这种现象,人们称之为沙土液化灾害现象,也称喷砂现象。沙土液化灾害直接影响我国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是我们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抗震设防,震害预测等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从唐山地震,大阪地震,台湾花莲地震,土耳其地震等近几十年来所发生的灾害性地震来看,沙土液化给人类带来极为广泛的灾害。

地震名词解释

地震时,由于瞬间突然受到巨大地震力的强烈作用,砂土层中的孔隙水来不及排出,孔隙压突然升高,致使砂土层突然呈现出液态的物理形状,导致地基承载力大大下降,使地面建筑物在形成的流砂中下沉,产生极大的破坏。一般认为,地震时的喷砂冒水现象,也是埋在地下的砂土层产生液化的结果。

城市建筑危害

谈一谈地震后砂土液化对高层建筑的危害。以北京为例,北京地区地处华北板块的东部,紧靠郯庐大断裂,受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是地震的活跃区。由于北京的建筑大部分建在古老的永定河冲积扇上,具有地震砂土液化的物质条件。地震灾害发生后,对于建筑物的破坏力最大的要素是砂土液化后造成的地基下沉和房屋开裂及倒塌。当前京加快了城市建设并向周边地区发展,建筑群向多元化发展,在局部地区高层建筑越建越多,越建越高,加重了土地的承载负担。在新形势下,从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角度上看,城建规划中有必要研究地震砂土液化区的分布,为城市建设安全性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地震系一种地球动力作用的表现,它引起瞬时的灾变事件。现代地震发生时,除表现为房屋倒塌,破坏道路,引起火灾等一系列灾难外,还在沉积物中引起现代砂土液化(即喷沙冒水),地面开裂(地裂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