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恭(?—117年12月20日),河南洛阳人。东汉帝国宗室大臣,汉明帝刘庄第三子。[1][2] 永平九年(66年),刘恭被赐号灵寿王。永平十五年(72年),刘恭被封为巨鹿王。汉章帝建初三年(78年),刘恭徙封为江陵王,同时改南郡为国。元和二年(85年),由于三公上言江陵在京师正南,地理位置不宜封王,刘恭再次徙封为六安王,庐江郡成为其封国。汉章帝去世后,遗诏徙封刘恭为彭城王,食楚郡。刘恭在位四十六年后去世,其子考王刘道嗣位。[1][2]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东汉孝明帝刘庄之子,永平九年赐号灵寿王。十五年,封为臣鹿王。建初三年,徙封江陵王,改南郡为国。元和二年,三公上言江陵在京师正南,不可以封,乃徙为六安王,以庐江郡为国。肃宗崩,遗诏徙封彭城王,食楚郡,其年就国。恭敦厚威重,举动有节度,吏人敬爱之。永初六年,封恭子阿奴为竹邑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