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岛

青岛市的岛屿
团岛,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台西片区西南尽端,胶州湾口东侧,最高点海拔8米,虽称作“岛”,实为一近似三角形的“[jiǎ]角”。团岛原为若干近岸岛礁,中部最大的古称“坦岛”。19世纪末青岛建制后,为减少航行船只事故,将其连同周边的岛礁填平并与大陆相连,改称“团岛”。西南岔的岛礁旧名“游内山”,上有游内山灯塔和团岛炮台;东南岔的岛礁旧名“下安山”,面积较小。2010年游内山东侧进行了填海,面积扩大近一倍;2012年,继续向东填海并与下安山相连,使团岛的形状由原来的人字形变为近似三角形。
团岛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青岛最早设立炮台的地方之一,清朝、德日租借统治期间及民国大陆时期,都作为扼守胶州湾的军事要地。时至今日,团岛一直有解放军海军部队驻守。

基本介绍

1914年日本第一次占领后在团岛以北修建了水上飞机场和无线电电台。环绕在外围的警戒线就象从海面曼延过来的迷雾,把团岛紧紧包围起来,使人难以窥测到里面的光景。同时,团岛海滩一度作为临时刑场所引发的种种死亡传闻,也往往令人谈之色变。
然而,尽管筑有炮兵阵地,团岛却并无战事。在1914年冬天的日德激战中,团岛外海因为布了雷,日军军舰无法靠近,所以没有出现直接交火的场面。11月7日早上7点10分,日军左翼攻击集团第46联队第二大队的第六中队从陆路越过汇泉广场,沿海岸线直插团岛。8点30分左右,日军士兵到达团岛要塞。期间,尽管发生了一些零星的抵抗,但因驻守团岛的德军已接到停止作战的命令,很快就向日军缴械了。后来人们知道,整个日德青岛争夺战,团岛炮台是最后一个陷落的德军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