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寿煁

福建省工艺美术会员会员
林寿[chén](1920—1986),字煁宝,福州市晋安区鼓山后屿村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省分会会员、福建省工艺美术会员会员。

简介

林寿煁为寿山石雕“东门流派”的正宗传人,自幼受祖父林元珠、父亲林友清的熏陶,热爱寿山石雕,1932年,林寿煁随父学习寿山石雕的工艺,1940年出师,在一家图章店当技工,曾雕成一件《梅鹤》,被认为“出手不凡”。长成后又吸取“西门流派”的“薄意技艺”,融“东”、“西”流派于一炉,自创一格。
林寿煁作品集
林寿煁工薄意、浮雕,善刻松竹、花鸟等石雕作品善作多层次布局,意境纵深。1954年,林寿煁同郭功森等人在后屿成立“寿山石雕合作小组”,他用虎岗石雕刻《鹅燕薄意笔筒》【又称为《八鹅八燕笔筒》】,春柳叶绿,群燕飞逐,八鹅戏水,生动活泼,参加“省展”后被选送苏联巡回展览,后为莫斯科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收藏。他还雕有《二十三鹅十二燕笔筒》参加省民间美术观摩展览,获一等奖,被誉称为“寿山石雕雕鹅第一手”,为福州寿山石雕的“三绝”。1956年他又创作《松鹤》参加福建省民间艺术展览会,获二等奖。1957年,他又雕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获福州市名牌奖,送埃及展出。同年,被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艺人”称号,并受聘在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专业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