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翎队-抖音百科
雁翎队,是指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冀中白洋淀地区的一支水上抗日民兵游击队,他们穿梭在芦苇荡中,灵活机动地打击日寇,被誉为“荷叶兵”“水上飞将军”,受到过八路军冀中军区九分区通报嘉奖。[1][2][3] 1938年秋,为应对日寇以献铜、献铁为名强迫白洋淀水区猎户交出猎枪和大抬杆[a]等武器的阴谋,中共安新县委指示三区区委动员一批猎户加入区小队,组成了一个班。由于他们为防止枪膛火药被浪花打湿受潮,经常在信口[b]处插上一根雁翎,出征时仍习惯摆出以往围雁打猎时的“人”字型阵势,因此被称作“雁翎班”。1940年夏,雁翎班从区小队分出,单独成立一支水上游击队,被命名为“雁翎队”。之后几年,雁翎队与区小队时分时合、协同作战,不断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1944年,白洋淀地区解放,1945年春雁翎队全部编入县大队。[1][2][3] 雁翎队是一支英勇善战的水上游击队,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为白洋淀抗日根据地的重建与发展,为支持冀中党政军民坚持抗战做出了贡献。[4] 组建背景
白洋淀水域面积宽广,淀区荷红柳绿,鱼肥稻香,物产丰,风光好,府河和大清河上下贯穿,上通保定,下达天津,为水上交通枢纽,军事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淀区面积366平方公里,由大小143个淀泊组成,淀内三分陆地。七分水面,渔村蟹舍之间,港叉交错,芦苇遍布,便于隐蔽、周旋、出奇制胜,消灭敌人,是开展游击战争的好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