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鼐

中国现代考古学奠基人之一
[nài](1910年2月7日-1985年6月19日),原名作铭,字作铭,浙江温州人,著名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新中国考古学奠基人”。夏鼐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埃及考古学博士学位。1941年回国后,先后任职于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0年至1982年,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82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次年兼任国家文物委员会主任委员。夏鼐是中国考古学会第一、二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他曾获得英国学术院、德意志考古研究所等七个外国最高学术机构的荣誉称号,被誉为“七国院士”。 夏鼐在考古研究中十分重视应用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具有学识渊博、视野广阔和治学严谨的特点。他曾参加和主持多个重大考古发掘工作,如河南辉县商代、战国至汉代遗址和墓葬,长沙马王堆汉墓,北京昌平明定陵等。夏鼐还对中国古代星图、蚕桑丝绸、晋周处墓黄金带饰等研究作出重要贡献。他的主要著作有《考古学和科技史》、《中国文明的起源》、《考古学论文集》等。1985年6月19日,夏鼐去世,享年75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10年,夏鼐出生于浙江温州市区仓桥街的一个富商家庭。
夏鼐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