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抖音百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对外称"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建于1949年5月4日,历经“三分四合”,2003年全军体制编制调整,原前卫歌舞团、前卫话剧团合并为前卫文工团。下设编导文学创作室、戏剧曲艺队、演唱队、舞蹈队、民族乐队、舞美队和影视制作室。[1] 简介
该团作为具有济南军区军事和地域特色的专业文艺团体,坚持以民族 艺术为载体,以"唱兵演兵、服务部队"为宗旨,每年为济南军区部队慰问演出数百场,辅导文艺人才数千人次。曾为1998年抗洪抢险、2003年抗击非典、2005年“和平使命”中俄军事演习、2008年抗震救灾的一线部队官兵慰问演出,深受部队官兵的欢迎喜爱。近几年创排了大型民乐交响音画系列《长征》、《沂蒙》、《泰山》、《春江花月夜》、《黄河大合唱》、《甲午、甲午》。60多年来,该团参加了历届全军文艺会演、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艺术节、20世纪华人经典作品展演、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等重大演出活动;受国家和军队委派,曾以“中国艺术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歌舞团”、“中国前卫民族乐团”等名义,赴前苏联、奥地利、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该团先后有600多位艺术家和800余部(件)文艺作品在国际国内重大文艺比赛中获奖,曾在第六届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音乐舞蹈比赛中荣获4枚金奖、4枚银奖和1枚铜奖,是一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沃土、盛开于当今中国艺坛的鲜艳奇葩。 该团民族乐队(对外称“前卫民族乐团”),是全军文 艺团体中唯一一支民族乐队,始建于1955年,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该队一直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创了民族器乐改革的先河,先后改革研制了四弦高音柳琴、带键中音低音大唢呐、金钟、云锣、芦笙大筒、中音板胡、坠二胡、低胡、多管多簧笙、巴乌笙、双千斤二胡板胡、大楹鼓等20多种优秀民族乐器,从而使这个民族管弦乐队的乐器组合、音色和表现功能产生了质的飞跃。该队以创作为先导,作品颇丰,先后创作上演了《旭日东升》《迎亲人》《凤凰展翅》《红军哥哥回来了》《彝族舞曲》《春到沂河》《大得胜》《天险飞渡》《金沙滩》《沂蒙山》《打春》《长征》《国风》《雷火颂》《石敢当赞》《天街踏雨》等几百首优秀民族器乐曲和民族音乐晚会 。该队人才辈出,涌现出了胡天泉、臧东升、张长城、董洪德、王惠然、刘汉林、张式业、原野、王维民、马德鑫、苏安国、景建树、段学礼等一批卓有成就的老一代著名演奏家和指挥家;进入21世纪,刘荣、王天力、刘凤山、商清秀、周珩、郭红莲、林朝辉、魏丽华、王超、马丽娜、杨一格、张丽征、盛宏健等一批中青年骨干挑起了乐队的大梁。2002年2月12日,在举世闻名的音乐圣殿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举行了中国马年春节民族音乐会,受到欧洲观众的热烈欢迎。近几年首次以民乐的形式创演了《泰山》《春江花月夜》《沂蒙》《黄河大合唱》《甲午甲午》等大型民族交响音画系列作品,赢得军内外各级领导、人民群众和广大官兵的高度赞誉。2010年7月,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3周年,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民族乐团的名义在香港红磡[kàn]体育馆公演大型民族交响音画《泰山》,受到香港各界的一致好评。2013年10月,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四届文华奖评奖中,《泰山》获得优秀表演奖、第十四届文华剧目奖。2014年6月,在第十届全军文艺会演中,民族音乐会《一切为打赢》获优秀剧目奖。为促进民族管弦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中国民族乐坛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