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姓

中国百家姓之一
桓(huán)姓,[1]源自上古时期,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姓氏。宋版百家姓中排名407位,[2]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按姓氏人口数目桓姓没有进入百家姓前三百位。[3]桓姓主要来源有四种,包括上古、姜姓子姓及他族改姓。桓姓始祖说法有二,一为上古时期黄帝属臣桓常,[2]二为齐桓公小白。[4]
桓姓早期活动在河南山东等地。汉唐之间,桓姓扩展到江淮地区,在河南、江苏安徽形成桓氏的世家大族,形成谯都(今安徽亳州)郡望。东晋时期谯郡桓氏权倾一时,之后扩散到山东、湖南江西等地。宋代之后,桓氏比较少见。[2]
桓姓郡望在历史上有谯郡、怀远县[2][4]堂号有谯国堂、怀远堂、龙亢堂和匡晋堂。[4]桓姓名人有东汉经学大师桓荣,东晋权臣桓温唐代大臣桓彦范等。[2]
截至2014年,桓姓主要分布在辽宁省、河南省、云南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北省、安徽省、江西省、上海市陕西省湖北省黑龙江省吉林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江苏省等省市。[4]

基本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