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鞭藻

沟鞭藻
沟鞭藻属甲藻门(Pyrrophyta),沟鞭藻纲(Dinophyceae),现为沟鞭藻门(Dinoflagellata),为一种原始的真核有机体(Evitt,1985;Fensome,Riding & Taylor,1996)。单细胞为主,浮游,个体微小,一般为20-250µm。沟鞭藻是构成现代海洋中食物链的重要基础部分(有人称为“海里的草”),也是主要的氧气制造者,在淡水和半咸水的湖泊等水体中也存在。最早的化石纪录为上三叠世。更重要的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烃类矿产资源的生产者(郝诒纯茅绍智,1993)。个体微小,具抗酸性外壁,广泛的地理分布和迅速的演化——生物地层上具有重要的价值。现存沟鞭藻120多属,1000余种;化石沟鞭藻400余属,2000余种。

细胞基本特征

1、沟鞭藻细胞分背、腹面,中间腰部被环状或螺旋状的横沟分为上、下两部分,横沟的始、末端位于腹面,与纵向的纵沟相交
沟鞭藻
2、横向分布的横鞭毛和纵向分布的纵鞭毛,分别从横沟、纵沟内的鞭毛孔中伸出。横鞭似带状,嵌于横沟内,环绕着细胞体,它的运动控制着细胞作螺旋式前进;纵鞭呈线状,嵌于纵向的纵沟中。典型的从细胞的后方伸出,它的运动只能使细胞产生某种向前的运动,更确切地说,纵鞭起着舵的作用。沟鞭藻之所以能在水中作最快达1m/h的运动,就是靠着这两根鞭毛相互配合运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