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宝山寺

中国历史遗迹
丹东宝山寺(原名天后宫,俗称娘娘宫或妈祖庙)是位于中国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的一座寺庙。宝山寺的建立可追溯到清朝光绪二年(1876年),当时由[cáo]船会为保护海上渔商船只的安全而兴建。1939年,一位佛教居士将寺庙迁至天后宫,并将其改名为宝光寺。宝光寺是丹东市城区建寺最早、占地面积最大、规模宏大的寺庙之一。光绪八年(1882年)十二月,该寺庙曾受到皇帝的赐匾,其影响力逐渐扩大。1989年,果彻法师担任住持并对寺庙进行了重修,将其更名为宝光寺。2000年8月15日,寺庙再次更名为宝山寺,并由妙耕法师担任住持。目前,丹东宝山寺是该地区的重要佛教寺庙之一。

文化活动

轶事典故

宝山寺原名天后宫,俗称娘娘宫,与我国沿海一些城市港、澳、台及南洋各国的“妈祖庙”相同,都是供奉一位神女——宋代福建蒲田县贤良港出生的林默。传说她自幼聪慧,15岁便精通医理为人治病,决心终生行善济人。她熟谙水性,常渡海救助遇险船工和渔民;她还能观察风云变化,预测天气,告诉船户可否出航,保护渔舟、商船的安全,被人们尊称为神女。她死后被奉为神帝,立祠供奉,尊称妈祖。以后又经宋、元、明、清各代朝廷敕封,加封天妃、天后,列入祀典,成为人们信仰的海神。天后宫为丹东市市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1876年(清光绪2年),占地24亩。由元宝山麓扩延到原八道沟主街的北侧。当时的天后宫是由艚船会为祈求海上的平安而集资修建的。可见当年丹东艚船业的发达。当年3月,天后宫戏台建成。每逢农历3月23日(天后圣母诞辰日)举行盛大庙会,全天致祭,川流不息。天后宫戏台前,更是人山人海,观看酬神戏。1882年(清光绪8年),皇上钦赠御匾,致使当时东北最大的妈祖庙——丹东天后宫名扬海内外。
丹东宝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