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云逵

原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陶云逵(1904年—1944年),字似龙,江苏武进人。他是中国民族学家和人类学家,曾在柏林大学和汉堡大学攻读人类学、遗传学和民族学并获得博士学位。陶云逵是中国人类学研究领域德国学派的代表人物,曾任南开大学边疆人文研究室首任主任《边疆人文》主编。

人物经历

1920年代初,陶先生就读于南开中学。1924年,陶先生进入南开大学,就读冶矿专业,曾有机会聆听李济先生课程,开始接触人类学。1928年从南开大学肄业,赴德国汉堡大学和柏林大学留学,得以师从欧洲著名人类学家欧根·费雪尔(Eugen Fisher),1933年获柏林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
1933年,陶先生回国,任职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4年,陶先生与凌纯生等史语所同事一起被派往云南滇缅边境进行未界定民族的人类学考察,历时两年。他和赵玉诚一起,主要考察边疆人种及语言。在调查中采用了人体、面部、头部测量尺、眼色表、皮色表、照相机等技术设备,收获颇丰,产生了一批重要学术成果。具体如《几个云南土族的现代地理分布及其人口之估计》《麽沙族之羊骨卜与肥卜》《几个云南藏缅语系土族的创世故事》《一个摆夷神话》《关于麽些之名称分布与迁移》《[qiú]江纪程》等。
其中《几个云南土族的现代地理分布及其人口之估计》一文,对当时云南的白族傣族纳西族独龙族哈尼族等民族的地理分布和人口进行调查分析,对调查工作的区域、路线和对象也有总体呈现。《俅江纪程》则是陶先生1934-1936年在云南进行调查时的工作日记的一部分,其内容丰富、记述详实,在调查中收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包括数千个案的体制测量资料、大量的统计图表、民族文献和调查记录等,是极为难得的原始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