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照

上海复旦大学教授
王水照,男,1934年7月生,浙江余姚人。中国唐宋文学研究界权威,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即进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78年3月调入上海复旦大学任教。1980年11月任副教授,1985年9月晋升为教授。1990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唐宋文学方向)的博士生导师。1992年10月获“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称号。1998年9月当选为复旦大学首席教授。兼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筹)会长、全国苏轼学会副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作家协会理事、《文学遗产》编委等职。

人物经历

王水照,浙江余姚人,1934年7月生,1960年秋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78年春,调入本校(指复旦大学——编者注)中文系任教。现为系学术委员会委员、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并担任上海古典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丘海诗词学会理事全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等职。
三十多年来,王教授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辛勤耕耘,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出版了《宋代散文选注》《苏轼传》《苏轼选集》《唐宋文学论集》等专着及《苏轼其人和文学》日译本等,他还是文学研究所编着的《中国文学史》《唐诗选》两书的主要执笔人之一。他专攻唐宋文学,尤精于唐宋诗词、散文和苏轼的研究,建树甚多,并形成了自己好学深思、辨疑祛难的治学风格。王教授注意研究课题的学术意义和价值,尽可能选择学术界关注的重大问题或难点,在掌握充分材料的基础上,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他在六十年代初期关于杜甫研究的评论、七十年代后期关于唐诗繁荣原因的探讨,由于见解独到新颖、议论深刻精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他在八十年代发表的《评苏轼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诗》一文,是拨乱反正后学术界最早为苏轼正名的文章,曾获上海市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
在研究中,王教授还注重新领域的开拓和研究角度的多样化。他是国内较早致力于宋代散文研究的学者,曾发表系列论文十多篇。在词学研究方面,他的近作《从苏轼、秦观词看词与诗的分合趋向》等文,尝试用比较方法或历史溯源方法来研究一些词学现象,曾获中国秦观学会优秀论文奖。近年来,他很重视宋代文学和宋人心态的综合研究,视野更加开阔,议论更趋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