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睺[hóu]是古印度神话中的魔怪,达耶提耶王毗婆罗吉提与达刹之女辛悉迦所生之子。又说,罗睺为一行星,月蚀和日蚀即为其所致。[1] 罗睺为流星之王,西南方守护神;长有四只手,下半身为蛇尾,以为非作歹为能事。据说,天神和阿修罗搅乳海,获得了长生不死的甘露。罗睺乔装改扮,混在众天神中分饮甘露,被日神和月神发现,禀报大神毗湿奴。毗湿奴当即用神盘砍下罗睺的头和手臂。由于之前所喝长生不死的甘露已到罗睺喉处,所以罗睺头得以不死。为了报仇,他的头飞升天宇,经常啮食或吞噬太阳和月亮,从而引起日食或月食。[1] 据蒙古古代文献记载,蒙古神话中亦基本保留了印度神话中有关罗睺(蒙语为“阿拉哈”)传说的情节。[1]
人物来源
罗睺是古印度人想像出来的一个黑暗星,用以解释日月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