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一环路

成都市内环路
成都市一环路是成都市最早建成的环线主干道,投入使用于1986年。该环路全长19.4公里,设有双向四车道的高架通道和双向六车道的下层通道。[1]
成都市一环路的历史始于1952年,当时为迎接成渝铁路建成通车而拓建的梁家巷道路,连接了人民北路与簸箕街,因此被称为“铁半城”,成为成都市一环路的雏形。随后的1954年至1956年,成都一环路东、北部路段相继建成。1969年,一环路初现雏形,为双向两车道,人车混行。1986年,完成了扩建,变为双向四车道,并开始主辅分离。2004年,成都市一环路迎来通畅阶段,同时新建了6座跨线桥及隧道。2008年至2011年,成都市一环路实行公交专用道,新建了3座跨线桥,拓宽为双向六车道,并增设中央绿化隔离带。自2018年以来,随着地铁5号线和6号线的建设,成都启动了最大规模的一环路改造工程。[2]
目前,成都市以一环路为轴,左右各延伸一到两个街区,打造点、线、面相结合的“市井生活圈”。[3]

通车

2011年3月11日,随着围档拆除,成都市一环路西门车站和羊西线跨线桥于下午2点同步通车。两座跨线桥之间距离约100米,一环路上双向行驶的车辆在西门车站和羊西线两个交通繁忙的路口均实现了连续上跨,极大缓解了两个平交路口的交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