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双卿-抖音百科
贺双卿,1715年生,江苏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字秋碧,初名卿卿,一名庄青,家中排行为二,遂名双卿,是清代康乾年间的农民女词人,胡适先生誉其为“清代第一女词人”。[1][2] 贺双卿,家世累代务农,她姿容绝代、生性聪慧,渴盼读书,常常到家门口私塾的窗口专心听先生讲课。久而久之,贺双卿不仅能识字,而且还掌握了填词作诗的本领。她从七八岁开始练习书法,特别是小楷写得婉转清丽,酷似其人。贺双卿成年后,嫁给当地的农家周氏子为妻。其丈夫性情粗暴,不学无术,婆婆待她又十分刻薄,最终劳瘁[cuì]病患而死。[1][3] 贺双卿因家中贫穷,无钱购买笔砚 ,便以粉作墨,以叶当纸,写诗填词,故散佚颇多。同里史震林《西青散记》录其诗二十四首、词十四首;董潮《东皋杂钞》对其身世与创作也有所论及;黄燮清《国朝词综续编》收其词,冠以《雪压轩集》之名。[1][4] 人物生平
康熙五十四年秋天,江苏金坛四屏山下的一户姓贺的农家又添了一个女儿。这是贺家的第二个女儿,所以取名双卿 。小双卿十分乖巧,很少哭闹,常常瞪着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四面观望外面的世界。她似乎知道家境贫困,父母整日为生计奔忙,无心多关照自己,于是乖乖地生长着。小双卿在不知不觉中会走路了、会说话了,别看她并不爱多说话,可说起来有板有眼、很有慧性。双卿的舅舅在镇上的学馆做杂役,镇子离贺双卿的家不远,没人照料的小双卿,常常一个人“吧哒、吧哒”地跑到学馆悄悄站在窗外偷看。里面的学生读书,她也跟着“伊伊呀呀”地模仿。还觉得饶有趣味。后来学馆的先生看到这小姑娘聪明好学,就破例同意她进课堂旁听。[5]小双卿高兴得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一下课就忙着为先生递水送茶,夏日打扇赶蝇、冬日添炭拨火,以感谢先生的特别关照。就这样,小双卿免费在学馆旁听了三年,学会了读书写字,还入了吟诗作文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