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

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xīng],字希疆、适之,笔名胡适,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祖籍为安徽省徽州府绩溪县上庄镇(今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上庄镇)。[5]曾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国驻美大使、[6][7]南开大学校董会董事等职。他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8]是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与领袖之一。[9][10]
胡适早年在家乡的私塾读书,19岁赴美留学,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1]回国一年后,胡适加入《新青年》编辑部,他发表的白话诗成为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新诗,在白话文学创作方面起了带头作用。[12]1919年2月,他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上)。[13]“五四”运动后的次年,他创作了《尝试集》,开创了白话诗的“新形式”。[14]1928年开始,胡适的《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相继问世。[15][16]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胡适被聘为全国财政委员会委员。[17][18]抗日战争爆发后,胡适受命出任驻美大使,争取为中国的抗战胜利赢得更多国家的支持。[7]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胡适当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胡适晚年定居台湾,担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20]1952年,胡适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类科学文化史编辑委员会委员。[21]1962年2月24日,他因突发心脏病在台北去世,享年71岁。[9][22]
胡适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涉及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等多个领域。[23][24]在学位上,胡适拥有36个博士学位(包括名誉博士)。[25]

家族成员

父亲:胡传,字铁花,号钝夫,清朝贡生,曾任淞沪(今上海)厘卡总巡、台东直隶州(今台湾省台东县卑南乡知州,后因乙未战争离开台湾,著有《台湾纪事两种》,1895年8月22日病殁于厦门。[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