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桥

北京颐和园北宫门外
颐和园北宫门外,往西步行300米,有条河。河上有架单孔石拱桥,叫青龙桥。桥经过今人改建,已看不出多少古意。只有站在桥头岸边侧望,细细打量,才见那巨大青石层层垒砌、各呈弧度死死咬合的桥基、拱洞,透着一种千年不朽、万世不塌的威势。令人顿觉古意苍然,桥下流水也多了几分凝重……

建造背景

元世祖忽必烈肇造大都城,重视抓水利、开漕运。1291年底,水利专家、河北邢台郭守敬兼领都水监职,主持开凿通州直连大都城的运粮河,必须补充水源,以济漕运。他踏勘导引昌平白浮神山泉、王家山泉、西虎眼泉、孟村一亩泉等,与香山、碧云、玉泉来水汇于时称[tián]山西湖的昆明湖。两年工夫,漕运水系完成。1293年初秋,忽必烈由上都避暑归来,过积水潭,见[zhú]舻蔽水,[qiáng][]晃,南方客货沿水而上,居然到了大都城繁华地带。于是龙颜大悦,赏郭守敬钱一万二千五百缗,让他继续兼职,抓好漕运大事。
青龙桥
这里就是当年济漕之水入昆明湖处。地名原叫碾庄,又因有片水泊而叫七里泊。发脉于白浮诸泉之水一路流来,而挡护的堤坝则叫白浮堰。白浮堰断了人们往来,就要架桥。桥以传说中的祥瑞之物青龙名之,便叫青龙桥。当地沾了朝廷水利之光,获架祥瑞之桥,“碾庄”、“七里泊”土名俗呼便淡出历史,而以青龙桥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