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称帝

东汉末年在淮南地区称帝的事件
袁术称帝是指东汉末年,军阀袁术在淮南地区称帝事件。[1]
兴平二年(195 年)冬天,袁术召集部属开会,说:“如今刘氏天下衰微,海内动荡不安,我们袁家四代皆为朝中重臣,百姓都愿归附于我。我欲秉承天意,顺应民心,登基称帝,不知诸君意下如何?” 众人不敢多言。不久后,河内人张鮍为他卜卦,称他有做皇帝的命,袁术以此为由,于建安二年(197 年)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设置公卿,在城南城北筑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坛。袁术称帝后,任命九江太守为淮南尹,广泛设置公卿朝臣。在他的腐败统治下,江淮一带民不聊生,许多地方断绝人烟,饥荒之中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1]

背景

袁术,字公路,袁绍之弟(《魏书》称袁术为袁绍异母弟,《三 国志》称二人为从兄弟),汉末群雄之一。
191年,袁术让孙坚去攻打刘表,孙坚从之,但最终孙坚被黄祖射死在襄阳城前。袁术就收养了孙坚的长子孙策,目的是为了得到玉玺。后来孙策用玉玺换来了兵马,一举平定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