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山战役-抖音百科
白山战役(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是指1620年11月8日发生在布拉格(Prague)附近的白山的一场战役,也是三十年战争(Thirty Year's War)早期的一场重要战役。交战双方分别是波西米亚新教徒军队和神圣罗马帝国联军,最终以后者获胜结束。[1] 白山战役起因于波斯米亚新教不满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的反新教政策而试图争取宗教自由与政治独立。1620年11月8日,安哈尔特公爵克里斯蒂安率领的波西米亚新教徒军队及雇佣兵共21000人与斐迪南二世阵营的23000人联军,包括法国将军布奎伯爵指挥的帝国军以及约翰・蒂利指挥的德国天主教联盟军队在白山展开交战。战役仅一小时左右,蒂利的军队便击败了波西米亚军队,虽波西米亚军队伤亡不算严重,但士气崩溃。[1] 白山战役使得波西米亚起义遭到镇压,领袖被审判处决,支持者土地被没收,新教徒被驱逐,宪法也被废除。对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而言,这是一场重大胜利,使其在后续三个世纪得以掌控波西米亚及周边地区,鼓舞了天主教势力,但也加剧了内部宗教矛盾,推动了三十年战争的进一步发展。[1] 起因
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的马蒂亚斯皇帝(1557-1619)一直希望他的继承人斐迪南二世能够继承波西米亚和匈牙利的王位。费迪南二世在1617年成功被选为波西米亚王储,并在马提亚死后继位。波西米亚境内的新教徒变得人心惶惶,因为信仰天主教的费迪南二世极有可能对新教徒不利。同时,由于费迪南二世又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一直得到罗马天主教会的支持,他将新教徒视作心腹之患,特别惧怕新教徒转化天主教领主们的信仰。而此时他领土内的大部分居民都已经改信新教了。这些新教地区有自己的宪法和统治规则,成了帝国内的国中国。随着费迪南统治下的人民越来越多的信仰了新教,新教领地内的人民开始争夺天主教会的土地;同时对费迪南的集权行为进行抵制。波西米亚成了第一个反抗天主教势力的地区,爆发了著名的“掷出窗外事件”:波西米亚贵族要求帝国保证过去费迪南前任给予波西米亚的宗教自由继续有效,结果爆发冲突,费迪南德大臣被扔出窗外,幸好落在一堆肥料里,这才捡回一条命。随即,波西米亚大起义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