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坟时代(Era of Great Tombs,假名:こふんじだい),又称大和时代,日本继弥生时代之后的时代,从公元250年开始,迄于公元538年,因当时统治者大量营建"古坟"而得名[1]。
古坟的分布基本上遍及除北海道以外的日本全境。一般分为前期、中期、后期[1],前期约为3世纪中叶至4世纪末,墓室多为竖穴石室,墓葬中随葬大量铜镜,中期约为5世纪,其主要特征为坟丘的规模增大、出现陪葬墓、多随葬长持形石棺和铁质护甲以象征权力,后期约为6世纪,其特征是前方后圆形坟消失、墓室为横穴石室、马具成为权力的象征、集群坟的出现等[2]。 古坟时代介绍
古坟的分布基本上遍及本州岛南部,以奈良、大阪的大和盆地为主,北海道则未 发现。这一时期的坟墓为巨大的穴式土堆,四周有壕沟,“前方后圆”形式的墓制最具代表性,坟的周遭围绕着中空的黏土塑像,这些筒状土制人偶可能是殉葬用的,称之“埴[zhí]轮”。建筑这些坟墓需要花费大笔金钱,只有少数的统治阶级能够负担,目前发现有七十一座,钥匙孔形的古坟最常见,大阪的大山冢,又名“仁德天皇陵”据悉为全世界最大的古坟。古坟里通常有许多铜镜、珠宝等物品,到了后期,古坟里还有兵器和盔甲。古坟时代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从8世纪初开始,火葬流行,古坟逐渐式微,并开启了佛教建筑的时代。古坟时代前期为250——456,安康天皇遇刺,兄终弟及;古坟时代中期456——507年,武烈天皇无嗣,法统断绝,继体天皇以旁系即位;古坟时代后期为507——538,年,这一时期大伴和物部氏相继掌权,最终被苏我氏歼灭。苏我氏开始专权时代,日本到达了飞鸟时代。 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