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坐龙

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
1
4
铜坐龙,是金代早中期器物,出土于哈尔滨市阿城区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为国家一级文物,是黑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铜坐龙为黄铜铸造,通高19.6厘米,重2100克。它集龙、麒麟、狮、犬形象和特点于一身。[1]
1956年秋,在黑龙江省阿城白城古墙的西侧,出土了一尊铜制坐龙。1965年,铜坐龙终于落户当时阿城市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1990年,铜坐龙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后,又被调拨到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2]
铜坐龙是黑龙江省省内较有分量的国宝级文物,现被列入国家一级文物。黑龙江省博物馆是唯一一家具有该文物知识产权和国家注册登记资格的单位。[4]

基本情况

铜坐龙为黄铜铸造而成,高19.6厘米,重2.1千克,集龙、麒麟、狮、犬形象和特点于一身,与传统的中国四大龙形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其造型呈蹲坐式,坐龙身体的躯干部分是无鳞片蛇身的造型,昂首、张口、首尾连环、蛇身凤眼,肩微前弓,前左腿翘起,其爪飞踏瑞云,瑞云与后腿相连,前右腿略向前方直立,爪与地面相连,龙尾上翅向外卷曲,龙首、肩部和四肢饰有卷[liè]。该铜坐龙头部中的龙鼻子造型很特殊,鼻孔朝上,气势十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