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珠(公元前245年—公元前155年),是汉代时期的官员,字怀汉,号灵知,又称洪崖先生,是罗郐第四十一世裔孙、罗乘第十一世裔孙、武陵令君用次子,原籍湖南长沙府浏阳县东乡纯江。[2] 罗珠生于秦始皇二年(公元前245年),由叔父君赞抚养,自幼勤奋好学、知识渊博,曾在秦朝为官,秦末与张良、萧何交好。刘邦建立汉朝,萧何启用罗珠为治粟内史,管理经济发展与税款筹集等,他采用自由化市场的商品经济政策,允许民间铸钱,为汉初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立大功。因灭秦伐楚督运粮饷有功,经灌婴表奏,罗珠升迁参军知政、节制诸郡,后拜相国大司农,赋税宽平,国用优丰。 汉惠帝初,罗珠因忠耿遭嫉,出守九江郡,他发展生产,使郡内社会稳定,在张交献地和灌婴支持下修筑“豫章城”,植豫章树,后九江郡析为豫章郡。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为避“诸吕之乱”,罗珠隐居西山洪崖,结庐自号“罗汉”,种罗汉柏、罗汉茶,清贫隐居至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逝世。[1][2] 人物简介
罗珠公,原籍湖南长沙府浏阳县东乡沔[miǎn]江。字怀汉,号灵知,称大农令,又称洪崖先生。他是罗君用的次子,罗姓得姓始祖郐公四十一世孙。自幼在今长沙罗汉峰读书。现在,罗汉峰上还有一处名曰罗汉尖,相传 就是罗珠公读书的地方。罗珠长大以后,与张良、萧何等人关系很好,刘邦建立汉朝以后,罗珠也被征为朝廷官员,在任期间,罗珠清正廉明,为人正直,关心民情,深得民心。但得民心的同时,因为自己刚直不阿的性格,罗珠被奸臣所忌恨,一直遭到排挤。后来,罗珠公奉命出守九江(江西府名),开始了他在豫章(江西南昌府)的生活。他在庭前种植了许多的松柏,以表示自己的节操。相传,罗汉柏、罗汉松,都是因此而得名。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