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建造于1958年的森林保护区
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境内,始建于1958年。1963年成立专门管理机构。198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网络。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建设、研究与推广项目示范区,也是黑龙江省加入世界生物圈网络最早的保护区。2006年,被列为全国示范保护区。占地面积有18165.4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以红松为主的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1]

地理位置

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南坡北段,地理坐标为E128°58'~129°15'、N 48°02'~48°12',山体不高,地形平缓,海拔280~683米,为坡状的低山丘陵地段和宽广谷地,坡度多在1 0~25°之间,个别达35°,气候年均温度-0.5℃,无霜期120天左右,年降水量为650毫米,区内水系成树枝状。生物地理属于中国东北区长白植物区系小兴安岭亚区,行政区隶属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丰林保护区东西长20Kkm,南北宽16km,东、南、北以汤旺河和丰林河为界与五营林业局接壤,西部以630大岗为界与上甘岭林业局相连,总面积18165.4公顷,核心区总面积4165公顷,缓冲区总面积3812公顷,实验区总面积10188.4公顷。

地质地貌

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古老的花岗岩分布区,全区地形呈孤岛状,三面环水(河流),低洼,由北、东、南部边缘向中部缓慢升高,台地与谷地较宽,全区以中部低山所占面积最多,山地一般特征为顶部浑圆,山体两侧多不对称,通常阳坡短陡,阴坡长而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