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圣教序

唐代褚遂良楷书作品
《雁塔圣教序》,又名《雁塔圣教序记》《慈恩寺圣教序》《褚圣教序》《三藏圣教序记》《大唐三藏圣教序并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慈恩寺塔圣教序并记》,[1][2][3]唐代书法家褚遂良的楷书代表作品,也是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碑刻作品。[7][8]
《雁塔圣教序》碑高337.5厘米,碑身上宽86厘米,下宽100厘米,[3]上碑为序碑,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位于大雁塔底层南面券门西侧砖龛内,是唐太宗李世民玄奘新译佛经所撰的序文,碑文21行,每行42字,由右而左写刻;[9][10]下碑为序记碑,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位于塔底层南面券门东侧砖龛内,由太子李治,即唐高宗撰文,碑文20行,每行40字,由左而右写刻。[9]两碑共有1463字,[3]均由褚遂良书写,刻石者为万文韶。[2]
《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晚年的作品,用笔使转婉畅,字体清丽刚劲,结字宽绰疏朗,笔法娴熟老成,毓秀灵动却又不失刚劲骨力,婉媚纤细却又不乏丰润凝练,书体行楷兼用,提按分明,起伏变化明显,线条干净利落。[11]此碑一出,褚书成为一时风尚,[12]同时也成为学书人必临的经典碑帖之一,为历代书家所推重。[1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学者荒金大琳与荒金治发现《雁塔圣教序》存在多处笔画异常现象,并对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修正线”的推测。对于这一笔画异常现象,学术界现有不同的解释说法,尚未形成定论。[13]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