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瑢

朝鲜世宗的嫡三子
[róng](1418年10月18日-1453年11月18日),字清之,号匪懈堂、琅[gān]居士、梅竹轩,朝鲜世宗的嫡三子,被封为安平大君。他自幼喜爱学问,精通诗文、书法和书画,被誉为三绝。1428年,李瑢受封为安平大君,并与左议政郑渊的女儿成婚。1430年,他入学成均馆。
朝鲜端宗年间,李瑢与哥哥首阳大君李瑈对立,癸酉靖难后,他与其子宜春君李友直一同被流放到江华岛的乔桐,不久被赐死。他的过继给诚宁大君为子一事也随之作罢,家属、后代也都被废为庶人,这一事件也成为日后死六臣事件的导火线。
朝鲜英祖时,安平大君得到平反,补谥为章昭。

人物生平

永乐十六年(1418年)九月十九日,刚继位一个月的朝鲜世宗李裪得到了他与昭宪王后的第三个儿子,也就是安平大君李瑢。李瑢在四岁时被过继给已故叔父诚宁大君李褈为嗣。宣德三年(1428年)与兄长李瑈分别受封安平大君、晋平大君(后改首阳大君)。翌年迎娶左副代言郑渊之女。后生两子友直、友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