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林

原苏联作家
伊林(1896年1月10日~1953年11月15日),苏联科普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伊林善于用文艺的笔调、生动的比喻、典型的事例以及诗一样的语言,动听地讲述科学知识,作品活泼而又逻辑严谨。他的代表作有《十万个为什么》《不夜天》《自动工厂》《原子世界旅行记》等。伊林的创作对苏联以及中国的科普文学有着巨大的影响。[1]
伊林在大学时代勤奋学习数理化基础知识,并且涉猎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从1924年起,伊林还在学念书的时候就为当时的少年儿童杂志《新鲁滨逊》写一些文艺性的学短文。以后他辛勤地写作了三十年,为青少年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科普作品。伊林著作从三十年代初期传入中国,对中国科普创作界产生很大影响。老一辈的科普作家和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许多科普作家,都从伊林作品中受到教益。[2]

人物生平

1896年,雅科夫列维奇生于乌克兰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省。伊林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喜欢做科学实验。童年时他仔细观察过各种生物和天象地质,这些都为他以后从文学文艺的角度创造诗一般的科普作品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十万个为什么》这一极富有生命力的名称,即取自伊林的著作,堪称最善解人意的科普作家,任何复杂硬的科学原理在他笔下都变得津津有味。《十万个为什么》惠泽几代人,他还编著了《大自然的文字》等文,其中《大自然的文字》被选入苏教版小学教材。1914年中学毕业,伊林因成绩优异获得金质奖章。
1915年,入圣彼得堡大学修习物理与数学。1922年,就读列宁格勒科技学院,从1924年起,他还在大学念书时就开始创作科学文艺性短文。1925年毕业。随后,雅科夫列维奇进入工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