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随笔

清代汪景祺创作的古书
《西征随笔》,又名《读书堂西征随笔》,是清代汪景祺编著的笔记,不分卷。该书记录了汪景祺随年羹尧西征时的亲历见闻,内容涵盖清初政治、军事等史事,以及地方风土人情及异闻。由于书中含有讥讪清代统治者的语句,被雍正列为禁书,作者也因此招致杀身之祸。现存不完本在故宫博物院,其中《记红娘子》一文文笔甚佳。[1][2][3]

概述

钱塘望族,学官巷吴氏外,当推汪氏焉。余之嫡外祖妣竹斐夫人?即出是族。余读外祖父邹蓉阁先生《记事诗注》则奕世簪缨,已冠郡望,而姻联亦多玉堂人物,最可称者自虚白老人以下姑妇、妯娌、姊妹无非女学士也。竹斐夫人有遗墨,著录《杭州府志艺文志》,然余未见全豹,仅读诗余一首耳。汪氏后世[]式微,余祖父之金兰友子绶先生官江西知县,其子□□丈余及见焉。其女则一为沈蔼如姻丈室,一为漂阳狄平子先生室。孙怡广则以创速记学,与余同教于北京大学。竹斐夫人之先族名宪者,尝刊《说文解字系传》行世,清代《说文》之学极盛,而《系传》初刊实始于汪。又有星堂先生者,尝从年羹尧至西陲,著有《读书堂西征随笔》,羹尧因以致死而先生亦遭辟。《西征随笔》不完本今在故宫博物院,中有《记红娘子》者文甚佳。今称钱塘汪氏者,皆指目振绮堂。往年,余乞伯棠丈大[xiè]题蓉阁先生友声册子,棠丈谓与竹斐夫人异族。然振绮堂以进书得称,小米始传著述,棠丈乃致位卿贰焉。振绮堂族有子用先生曾唯者,余祖执也,少时曾拜之。清季谋开铁路,将绕城西以行,须迁墓以为路基。杭人先世率葬于城西南,先生倡议:“有主张是者,必舆榇致其家。”遂无敢发难,后卒由城东以行。先生有独性,人号为“汪独头”,先生因自号“独翁”,章太炎尝称及焉。[3]
《西征随笔》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