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埠镇-抖音百科
梨埠镇总面积252平方千米。辖建制村12个,社区1个,村民小组236个。常住人口24074人[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07国道、洛湛铁路穿镇而过,流经境内的主要河流有大平河、六堡河和东安江,有爽岛和西中2个库区。耕地面积812.12公顷。其中,水田599公顷,旱地213.12公顷。水稻种植面积1143公顷,总产量6389吨;六堡茶茶园面积29.33公顷;网箱养鱼1.9万平方米,淡水养殖964.8公顷;出栏生猪1.37万头,存栏3582头;出栏肉禽23.8万羽,存栏7.9万羽;肉类总产量1531.8吨,水产品总量1477吨。有林面积1.92万公顷,林木蓄积量7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2%;年产松脂1000多吨。有竹林1333.33公顷,年产篙竹100多万支。林副产品主要有松脂、水果、香菇、八角、木耳等。工业企业有砖厂1家,木板厂2家,微型企业245家。 历史沿革
梨埠镇汉至南北朝属广信县,隋以后至清代属苍梧县。明、清及民国初属东安区。民国22年属东扬乡,隶东安区,民国36年称梨埠乡。1950年10月称第九区。1952年5月改为第十一区。1953年仍为第十一区。1955年9月改称梨埠区。1957年12月撤区并乡,分为梨埠、旺湾、木双3个大乡。1958年8月撤销大乡成立梨埠人民公社。1961年6月分为梨埠、旺湾、木双3个公社,隶石桥大区。1962年10月撤大区复称梨埠 区。1966年1月称梨埠公社。1984年9月改为乡建制。1993年撤乡设镇改为镇建制称梨埠镇。 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