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祥川

侯祥川
侯祥川,民国13年(192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民国16年赴欧洲加拿大美国进修访问,获生理学硕士学位。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解剖科、华盛顿大学细胞组织系和海滨生物学研究院任研究员。回国后历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教授、上海雷士德研究院研究员、中央卫生实验院营养研究所主任。解放后任第二军医大学教授兼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训练部副部长、科研部部长。1958年调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军队卫生研究所研究员、营养研究室主任、顾问。被推选为上海市第一届政协委员。[1]

简介

侯氏为中国生理学会和中国生化学会创始人之一。解放前,曾任中华医学会理事及上海分会会长、上海公共卫生学会会长,被美国实验生物学和医学学会、生化学会、营养学会及英国生物化学学会吸收为会员,并多次出席国际性专业学术会议。民国37年作为中国医学代表团团长出席国际热带医学及疟疾大会,任大会营养组主席。1977年被联合国大学聘为“世界饥饿方案”顾问委员会委员。1980年任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营养供给量专家委员会委员。1981年参加在天津召开的国际营养讨论会和在美国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营养学大会,并在中国的食物和营养问题工作会议上作中心发言。
侯氏毕生致力于生物化学、营养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全国、全军和国际生物化学、营养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在食物营养成分、粮食、代食品及消化生理等方面研究成绩卓著。尤其核黄素缺乏症的研究受到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先后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有《食物中毒》、《饮食与营养》、《营养缺乏病纲要及图谱》、《营养学进展》等。

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