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喉红臀鹎

雀形目鹎科动物
黑喉红臀[bēi]学名:Pycnonotus cafer):体长19-23厘米,是一种中等体型的偏褐色鹎。额至头顶、眼先、眼周、嘴基和颏、喉全为黑色,具羽冠,耳羽红褐色。背暗褐到黑褐色。尾下覆羽绯红,尾上覆羽近白,虹膜深褐色;嘴黑色;脚暗角质色至黑色。
多栖息于海拔约1900米以下开阔的山坡或平坝的次生阔叶林、灌木草丛、村寨庭园或村落附近的杂木林缘以及也见于季雨林、雨林或沟谷林缘。是典型的群栖性嘈杂鹎类。3-5只或10余只为群,多在果树上觅食昆虫。一般5月上旬筑碗形巢,6月下旬产卵。每窝3枚,呈卵圆形,玫红或粉红色,缀暗玫红或紫红斑。孵化期约14天。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中南半岛、爪哇以及中国大陆的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印度、缅甸至中国西南。引种至斐济等地。被列入世界上100种最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形态特征

黑喉红臀鹎额至头顶黑色而富有金属光泽,头顶具短的黑色羽冠。后颈至背、肩暗褐色至黑暗褐色、具宽的灰色羽缘,在上体形成的鳞片状,腰暗褐或灰褐色。尾上覆羽白色或近白色,尾黑色具白色端斑。翅上覆羽与背同色,飞羽暗褐色,除外侧飞羽外,大都具灰色羽缘。眼先、眼周、嘴基、颏、喉黑色,胸暗褐至栗褐色、具灰白色羽缘,腹白色,尾下覆羽血红色。
黑喉红臀鹎